-
喜庆花篮
¥198红玫瑰,白色香水百合,非洲菊,康乃馨,银柳些许搭配,散尾葵、针叶等绿叶
-
鸿运当头-花篮一个
¥460粉玫瑰,香水白百合,黄莺,散尾叶等,高180CM左右;单层花篮设计,紫色软纱包裹,蝴蝶结装饰(免费附送开业条幅)一个的价格
-
喜气洋洋-花篮一对
¥399扶郞花,散尾叶,绿叶,百合,高160CM左右;单面插花,经典开业花篮(免费附送开业条幅)一对的价格
-
大展鸿图2
¥366白色香水百合,白色玫瑰,粉色玫瑰相间,马尾(缺货可用剑兰代替)剑叶,龟背叶,绿叶,香槟色纸,褐色纸,1.3米开业花篮
-
一帆风顺/一对
¥266红色,粉色扶朗花,散尾叶丰满配花。单层开业花篮(一对的价格)
-
金秀县花店_广西来宾金秀县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鲜花快递,鲜花订购
- 最新花店信息
来宾市麒麟山发现“麒麟山人”头盖化石,证明距今约3.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 ,来宾人的祖先便在此繁衍生息。先秦时,来宾为百越民族杂居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在今广西设置桂林郡,今来宾市属于桂林郡地。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在今象州设桂林县,在武宣设中留县,为来宾市有行政建制之始,至今已有2213年的历史。之后,汉、 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境内设桂林郡,郡治在今象州、武宣两县交替,唐以前所称“桂林”,均为今来宾市一带。元、明、清、民国时期,今来宾市所属各县、市、区的行政区域屡屡变化。
来宾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的地级市,于2002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来宾市位于北纬23°16′至26°29′、东经108°24′至110°28′之间,位居广西中部,故有“桂中”之称。来宾市北与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市交界,东与梧州市、桂林市、贵港市相邻,西与河池市、南宁市相交,南与贵港市、南宁市毗邻。深居广西腹部,经济、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地缘优势十分明显。
历史沿革
来宾市是一个历史文明久远的新兴城市。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来宾市麒麟山发现“麒麟山人”头盖化石,证明距今约3.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来宾人的祖先便在此繁衍生息。先秦时,来宾为百越民族杂居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在今广西设置桂林郡,今来宾市属于桂林郡地。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在今象州设桂林县,在武宣设中留县,为来宾市有行政建制之始,至今已有2213年的历史。之后,汉,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境内设桂林郡,郡治在今象州、武宣两县交替,唐以前所称“桂林”,均为今来宾市一带。元、明、清、民国时期,今来宾市所属各县、市、区的行政区域屡屡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来宾市的行政区域多次变动,至1957年12月广西成立宜山专区,今来宾市的行政区域归属宜山专区,1958年3月宜山专区改为柳州专区,1970年柳州专区改为柳州地区,2002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来宾市正式成立,行政区域辖原柳州地区的来宾县、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县级市),原来宾县改为兴宾区。
面积人口
来宾市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可耕地面积35.84万公顷,宜林地面积54.15公顷,宜牧地面积20.21万公顷,水域面积3.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4%。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指常住来宾半年及以上的人口)229.1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31.9%。全市年末总人口(包括户口在来宾,离开来宾半年及以上的人口)252.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03万人。有壮、汉、瑶等10多个民族,主要以壮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人中占74.6%,农业人口占85.9%。全市设30个镇、45个乡,768个村(居)委会。
自然资源
来宾市已探明各种矿藏达20多种,其中重晶石、煤炭、锰等7种矿藏储量居广西首位,象州重晶石连续多年出口居广西第一,合山煤炭储量达6亿吨,号称“广西煤都”。金秀大瑶山蕴藏着金、铜、铁、水晶、重晶石、花岗石等十多种矿产,素有“万宝山”之称。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水电有着得天独厚、非常优越的地理条件,红水河上的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忻城乐滩水电站扩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来宾桥巩水电站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滴水河流上的金秀下六甲水电站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
交通设施
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是名副其实的“桂中”。湘桂铁路和南柳高速公路贯穿南北,红水河、柳江、黔江流经境内,毗邻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河池等市,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56公里,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6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水陆运输发达。
交通基础设施完备。截至200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2548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79公里,一级公路4公里,二级公路367公里,三级公路441公里,四级公路1451公里,等外公路106公里。公路密度19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为17.7%。下辖6个县、市、区均有二级以上公路连通。辖区74个乡镇,其中69个通达油路,占93.2%。有道路运输站场16个,其中,货运站场6个,二级客运站4个。市境通航河道430公里,西南出海中通道红水河及柳江、黔江通航能力达250-300吨级。在册港口4个、码头12个,生产泊位24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00万吨/30万人。西南出海通道配套工程——来宾港口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公路、水路运输业发达。全市拥有营运汽车4078辆,其中客车1161辆(中级客车442辆),出租车293辆。客运班线238条2934班次。有运输船舶368艘60286载重吨3519客位18796千瓦。
行政区划
来宾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来宾市 面积13449平方千米,人口246万人(2004年)。
兴宾区 面积4404平方千米,人口100万。邮政编码546100。区人民政府驻来宾镇前卫路。
合山市 面积 350平方千米,人口 14万。邮政编码546500。
象州县 面积1898平方千米,人口 35万。邮政编码545800。县人民政府驻象州镇。
武宣县 面积1739平方千米,人口 42万。邮政编码545900。县人民政府驻武宣镇。
忻城县 面积2541平方千米,人口 40万。邮政编码546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金秀瑶族自治县 面积2517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545700。县人民政府驻金秀镇。
经济发展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1.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经济增长连续六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6.16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16.0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工业增加值102.41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79.40亿元,同比增长16.0%。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0%、54.3%和34.7%,其中,工业的贡献率为40.6%。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按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1000元,达11911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为10820元),同比增长11.8%。人均GDP稳步提高,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8年,全年财政收入3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64亿元,增长40.9%。一般预算支出46.09亿元,增长35.3%。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3.53亿元,增长14.1%。
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52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完成年度目标122.1亿元的103.6%。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增幅比上年加快5.5个百分点,创建市六年来最高水平。
进出口总额突破5亿美元大关。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7.0%,其中出口总额2.02亿美元,增长52.6%;进口总额3.21亿美元,增长195.5%。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合同外资4888万美元,同比增长13.5倍。外商直接投资2650万美元,同比增长29.6%。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53.04万人次,同比下降39.2%,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4597人次,同比下降34.4%;接待国内游客152.58万人次,同比下降39.2。实现旅游总收入5.65亿元,同比下降38.3%,其中,实现入境旅游收入137.53万美元,同比下降3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54亿元,同比下降38.3%。
根据2008年人口和劳动力抽样调查结果,全市年末常住人口(指常住来宾半年及以上的人口)229.12万人,同比增长0.9%,城镇人口比重为31.9%。人口出生率14.3‰,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8.5‰。根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包括户口在来宾,离开来宾半年及以上的人口)252.74万人,比上年增长1.0%。其中非农业人口38.03万人,与上年持平;农业人口214.71万人,增长1.2%。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32.48万人,占52.4%,增长1.1%;女性人口120.27万人,占47.6%,增长0.9%。按年龄分,18岁以下人口占20.6%,18-35岁人口占34.1%,35-60岁人口占32.7%,60岁以上人口占1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37元,比上年增加1947元,同比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3767元,比上年增加522元,增长16.1%。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东部的大瑶山,323国道过境。成立于1952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土地总面积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森林面积319.35万亩,森林覆盖率87.34%。耕地面积1.44万公顷。行政区划辖3镇8乡80个村民委(含街委),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万。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11.45万人,瑶族占总人口的34.8%。人口自然增长率4.34‰。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0.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6亿元。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4147万元(不变价)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主要旅游景点有莲花山、圣堂山、罗汉山、板显峡谷、花王山庄、原始森林度假村和银杉公园。重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硅、花岗岩、彩色大理石、铜、金和铁。土特产品有灵香草、八角、绞股蓝、黄笋、甜茶、香菇、木耳等。 金秀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7个乡:金秀镇 桐木镇 头排镇 三角乡 忠良乡 罗香乡 六巷乡 大樟乡 长垌乡 三江乡 。
林业经济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山区,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雨量充沛,是广西多雨日地区之一。土壤质地多为壤土,肥力较高,蓄水性强,十分适宜林木生长,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有维管束植物213科870属2335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如植物活化石——银杉等24种,有野生动物372种隶属32目、72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的如动物活化石——瑶山鳄晰,金斑喙凤蝶等22种。
自治县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林业经济。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八角之乡”等荣誉称号,先后被批准兴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全县有林业用地224889.3公顷,森林面积212897.3公顷,其中:水源林105966.7公顷,用材林87455.0公顷,自然保护区林21868.3公顷,竹林8025.7公顷,经济林18455.9公顷(其中八角12400公顷,2000年八角干果产量达824吨)。森林活立木蓄积量836.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7.3%。
“九五”期末至今,全县共完成“珠江防护林”工程造林共11000公顷,完成封山育林9266.67公顷,完成“世行项目”造林485.2公顷,启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程,完成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其中:生态公益林129921.7公顷、占全县的65.l%,商品林69708.6公顷、占全县的34.9%。八角、毛竹、茶叶、水果四条林带共完成造林14000公顷,其中:水果林带4300公顷,八角林带7900公顷,毛竹林带1800公顷,茶叶林带400公顷。全县完成八角低改10000公顷,毛竹低改10000公顷,累计建沼气池5842座,沼气入户率达20.7%,年产气量达233.68万升折柴达1.75万吨,相当于使8700亩森林得到有效的保护。
“十五”及今后林业发展方向,为增强大瑶山这一天然绿色水库的降雨能蓄,干旱能吐的水源调节功能。金秀林业将以建设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实施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经营管理,对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管理,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大瑶山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能,提高和改善其对桂中和桂东南地区的区域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障作用。对商品林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经营等形式发展商品林基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商品林。山外桐木、头排、七建、三江四乡(镇)主要发展沙田柚、麻竹、脐橙等名优水果;山内金秀、忠良、三角、长垌、六巷、罗香、大樟7乡(镇)主要以发展八角、毛竹、茶叶及林下经济作物(绞股蓝和灵香草)等,特别是要把“中国八角之乡”的牌子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优质八角种植和进行低产林改造,使它们成为金秀人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农业生产
一、农业概况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中地区的东部,隶属柳州地区,毗邻八个县。全县辖3个镇,8个乡,77个村民委,总人口1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3万人。全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万亩,占县总面积5.9%。2001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20.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8.75万亩,人均水田面积0.65亩。
金秀瑶族自治县属49个国定贫困县之一,200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2399万元,全县农业总产19.89万吨,其中水稻总产量5.4万吨,甘蔗7.49万吨,生姜0.91万吨,辣椒1.11万吨,水果0.84万吨。
二、农业生产基地
①优质谷生产基地 面积4万亩,总产量1.8万吨,主要品种有:香粘、七桂粘、桂小粘等。主要布局在桐木镇、七建乡。
②生姜生产基地 年产生姜1万吨,主要布局在忠良、六巷乡。
③水果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总产量0.323万吨,主要品种:脐橙、 柑等,主要布局在桐木、头排镇、七建乡。
④辣椒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总产量1.2万吨,主要布局在桐木镇、七建乡。
⑤茶叶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年产干茶750吨,主要布局在金秀镇、三角、罗香、大樟乡。
⑥大果批把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年产量0.75吨,主要布局在桐木镇、七建乡、头排镇。
⑦甘蔗生产基地 2001年面积1万亩,总产量6万吨。2002年计划面积1.5万亩,总产量9万吨,主要布局在桐木镇、头排镇、三江、七建、大樟乡。
⑧桑蚕生产基地 2001年面积0.5万亩,鲜茧产量317.7吨;2002年计划面积0.8万亩,鲜茧产量520吨。
工业建设
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五十周年来,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地方民族工业,使解放前几近空白的县内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建设经过对内搞活,对外招商,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整顿,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矿产、林下土特产加工、化工、造纸、水电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电石、松香、炸药、灵香浸膏、中成药、保健品、重晶石矿等。2001年,金秀县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总产值达到7637万元,销售收入6786万元,工业增加值2326万元,产品销售率92.2%。
水电能源建设
金秀县水电事业发展迅猛,成效显著。1956年前,金秀县各族人民还是用松明、植物油点灯照明,用小碓、水碾或木臼加工粮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极为落后。1957年金秀县建成了第一座10千瓦的火力发电厂,结束了金秀县无电的历史。此后又建成了4800千瓦的和平电站,600千瓦的田村水库坝后电站,还在国家的扶持下,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水资源,指导林农兴建了1952处村办或户办微型电站,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千家万户,昔日偏僻的山村瑶寨如今成了“不夜天”。1990年,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相继成为广西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实现全国“第 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县化之一。接着1992年开工建设装机容量2500千瓦的河口电站,1998年,又投资3800万元对和平电站进行扩容技改建设,新增容量6300千瓦,基本完成了金秀河流域的梯级开发。到 200年底止,全县水能资源已完成装机容量1.42万千瓦,年均上缴税利100多万元,水电成为金秀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已在全县顺利展开。到2001年底止,共完成新建10千伏线路144公里,改造94公里;低压线路新建81公里,改造218公里;完成台区改造352个,共完成总投资 2793万元。农网的建设与改造,使金秀县的 11个乡镇352个自然屯从此摘掉了无电的帽子,给11万人带来了光明。农村初级电气化在金秀县的顺利完成实施,标志着金秀县农村电气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为金秀县在2005年全面实现水电农村中期电气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上半年,已完成了一期农网改造高压输配电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及第二期农网改造的规划上报工作。一期高压输配电工程已启动,二期农网第一批项目到位资金310万元,水利局技术部门全面完成中期电气化的编写上报工作,并得到国家水利部的批复,成为全国100个水电农村中期电气化建设的县份之一。
目前,金秀县的水能资源仅开发了1.42万千瓦,尚有9.29万千瓦的电能亟待开发。今后我们将积极抓住本部开发的有利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金秀县的电源电网进行更深入的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利用县境内丰富的水电资源优势,实施“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电源、电网、电荷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重点抓好滴水河流域梯级的罗丹电站、下六甲电站等工程项目开发,以促进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形成普及用电、消除贫困、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良性循环,使金秀县山区的水电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为全面推动金秀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水利建设
自治县成立以来,县人民政府对水利工作非常重视,大力发动各族人民因地制宜兴修水利。1984年,象州县的桐木镇和鹿寨县的头排镇划归金秀县管辖后,水田面积由原来的2万多亩增加到9万多亩。这两个大镇已成为金秀县重要的“粮产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逐步扩大。全县先后兴建了中小型水库11座,总库容量2364万立方米,塘坝工程72处,引水工程4712座,提水工程925处,使全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9.55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增加了6万亩。特别是自1995年以来,金秀县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扶贫政策,采取县财政补助一点,乡镇自筹一点,受益群众投工备料等方式,大力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农水投资1504.8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517.36万元;县自筹260.58万元;乡镇自筹 110.45万元;其他资金270.34万元;群众自筹346.l万元。共完成水毁工程修复153处;完成了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新增库容320万立方米。近十年来,年均投入面上水利维修及硬化的水泥就有650吨。仅2001年的水利冬修中,就投入239万元建设了桐木仁里、头排龙坪、七建那安等五座引水陂坝工程和硬化引水渠道8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产粮地区的农田灌溉条件,为金秀县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1999年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工程建设获全区优秀奖。同时水库除险加固成为全区八个一年全部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县份之一,荣获全区通报表扬。
人畜饮水工程成绩显著。人畜饮水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县党委、县政府把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当着关心群众,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来抓。1998年,地区行署要求,金秀县要在当年3月15日前完成人畜饮水工程46处,解决15690人吃水难的问题。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奋斗,全县实际完成了60处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解决饮水困难4265户、20857人、大牲畜18920头,仅当年就完成总投资317.7万元。该项目经区、地专家进行工程竣工验收,除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国重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先进单位荣誉奖外,还有2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同年,金秀县又投资35.976万元,建成了三江自来水厂。1999年在完成上级下达的12处人畜饮水井上配套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还计划外完成了大樟奔腾人饮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209万元。经自治区水利厅有关部门的验收,所有工程达到优秀等次。到2002年6月止,全县完成人饮投资1850万元,完成人饮工程389处,解决6万人、大牲畜3万多头的饮水困难问题,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给予的温暖与关怀,又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矿产业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大瑶山山脉横贯其中,区域内截今累计探明和发现的矿种有金、铜、铅、锌、钨、锡、铁、锰、稀土、重晶石、硅石、水晶、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粘土等,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铜(3.65万吨金属)、重晶石(550万吨)、花岗岩(310万立方米)、石灰石(1380万吨)等,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52亿元,资源较为丰富。
受历史条件、环境等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前金秀县矿产资源均未得那很好地开发利用,直至改革开放国家允许集体、私营企业采挖矿产资源后,金秀县的矿产资源开发才算真正起步,上述矿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至今形成了以重晶石矿为主导,铜、石灰石、粘土共同发展的矿业产业格局。二十多年来,在上级的关怀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秀县矿产行业取得了辉煌业绩:为国家和地方建设提供了一千多万吨优质矿产资源,有力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仅在“九五”期间,矿石总产量为380万吨(其中铜矿6万吨、重晶石矿80.2万吨、石灰石161万吨、粘土58万吨,其它建筑用石料68万吨),完成矿业总产值1.75亿元,累计上缴矿产资源税费1530万元,为金秀县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作出具大贡献。当前全县矿业形成了依法办矿,科学采矿,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并做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有效保护矿产资源,逐步走向了持续健康发展之轨道。
l、重晶石矿
重晶石是金秀县的矿产主导产品,分布在桐木、七建、头排、长垌、大樟等乡(镇),年产量10万吨左右,产值600万元,其中桐木镇产量占95%以上,其重晶石质量好,埋藏浅、矿体规模大,易于开采,目前有九个矿山(区)从事于重晶石生产,生产能力可达22万吨规模。为促使矿石增值,县、镇政府在桐木先后投资建成了三个矿粉厂,生产能力5万吨,目前年产量3.5万吨左右,产值420万元。
2、铜矿
铜矿分布在金秀县大瑶山西北部的桐木、七建、头排、三江、三角等乡(镇),规模大的矿区为桐木那马矿区、三江金龙河—长乐铜矿区,目前有南宁、金城江、柳州、荔浦等外地老板到上述矿区开发,累计投资额达650万元,已具备年产3万吨、选矿2.4万吨矿石生产能力,现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年产量仅在1万吨矿石左右,产值450万元。
3、石灰石
主要分布在桐木镇,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独庆山、银山寨两个矿区,年生产能力40万吨左右,年产值600万元,可完全满足金秀县水泥厂、石灰窑等工业和公路、建筑等用料需要。
4、粘土
粘土广泛分布在金秀县各乡镇,目前开发利用的仅为四个砖厂的粘土矿区,年产量12万吨左右,产值50万元,粘土开发潜力较大。
交 通
金秀县交通事业50年的发展史,是瑶山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坚持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的光荣历史。五十年间,瑶山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山劈岭沟通了山内山外,使大瑶山区壮乡瑶寨旧貌换新颜。1957年,金桐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金秀县城不通公路的历史,从此金秀公路交通事业翻开了历史第一页;1992年十六公里至忠良公路的建成,瑶山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奋斗目标;1994年,金秀头排二级过境公路的建成使用,结束了金秀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1995年,金桐公路沥清路面的铺筑,使通县城公路实现了全线“黑色化”;2000年建成的北通道金秀至荔浦修仁公路,使县城的出口公路由建县时的一条增至四条,彻底改变了交通死角状况;2002年3月31日,金秀至头排二级公路顺利动工,将实现金秀主干线公路全部二级化。50年的发展,瑶山公路交通从无到有,从低等级到高等级,从“华山一道”到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0年来,全县完成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22387.27万元。目前,全县境内干支线公路总里程达656.9公里,其中国道22.44公里,省道26.07公里,县乡公路共59条608.4公里,公路养护里程达398.1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4.82公里,三级公路8.4公里,公路总里程为建县初期50公里的13倍。全县11个乡镇73个村民委通了公路,村民委通公路率达93.6%。形成了以国道323线头排至八里塘、省道20134线仁里至头排、县道金桐线、金新线、金修线、刘马线为主骨架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昔日出门要爬坡,今日招手有车座”,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全县已开通客运班线24条,其中客运专线2条,分别通达柳州市和周围毗邻县以及县内各乡镇。2001年,全县共完成客运量78.36多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5101多万人公里;形成了以桐木镇为中心的集散货物运输网络,2001年货运量7.3320万吨,货运周转量430.3万吨公里;全县现有各种车辆达1400多辆,其中大型货运车辆436辆,客运车辆182辆,民用各种车辆800多辆,全县的交通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瑶山路通百业兴”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金秀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大瑶山脱贫致富的步伐。
科教文卫
科 教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辖3镇8乡8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瑶族占34%;瑶族中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和坳瑶5个支系,是瑶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县的民族教育也十分有特色。
文 卫
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卫生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经全县广大卫生工作者50年来的艰苦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本上形成了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县、乡(镇)、村)卫生服务网络,为全县近15万同胞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为金秀县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金秀县拥有国营卫生医疗机构17个,包括行政管理局1个(县卫生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县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县妇保院、县防疫站、县药检所、县瑶医门诊部),乡(镇)卫生院11所以及合格村卫生室17所,另有个体诊所55家。统计至2002年上半年,全县卫生系统现有干部职工405人,其中本科17人,占卫技人员4.7%;大专70人,占卫技人员19. 5%;中专271人,占卫技人员75. 6%;已取得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3人。全县有乡村医生108人,接生员343人。
200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就诊人数达29,7247人,住院人数达6571人。其中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数为11,5519人,住院人数为5314人次,病理手术例数达1878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1.5%。全县医疗业务总收入达1128.3万元。
旅游资源
奇特神韵的瑶山文化
金秀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神奇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创作了大量的歌舞,广泛传承了瑶族远古以来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瑶族不同支系的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表达了人们的悲苦和欢乐、理想和愿望。
金秀瑶族自治县长期流行于民间多彩的歌曲,是瑶族人民生活和斗争的艺术再现,无论在丛林、田野、山坡劳作或是在木楼、棚、火堂边,歌声总是不绝于耳,尤其是逢年过节,聚汇歌堂,唱歌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五个瑶族支系聚居的地域不同,造就了瑶族民歌的绚丽多姿,风格各异,体现在“香哩”、“离惯”、“刮架”、‘嘎直”、“门钟”、“贵金钟”、“机社”、“吉冬诺”、“央唱”等数十种不同称谓的瑶族传统民歌。这些广泛传于民间的歌曲,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奇色彩及古今融汇的思想,是金秀瑶山人民聪慧的结晶。
大瑶山上的民间器乐同样很多,而且源远流长。盛行的有“好金”,人称床头琴,系瑶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双双坐在床头边用琴声交流感情而得名;“杂”即唢呐,其形态、制作及演奏方法同于汉族,但曲调却有“三十六段”和“七十二调”,多用娶亲喜庆及送丧的场合;“尼王公”就是黄泥鼓,用于每年八月或十二月还盘王愿。
瑶族民间舞蹈艺术别具一格、风情独特。它是大瑶山人民意识的反映,不仅与本民族的劳动生产,生活环境,思想感情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同时与其历史传统,风俗语习惯,以至图腾膜、神话传说等到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别、形式、体裁及各自的风格特点。主要有黄泥鼓舞、出兵收兵舞、八仙舞、跳盘王、三师舞、白马舞、舞灵舞等到具有独特代表性的瑶族舞蹈。居住在林瑶山上五个支系的瑶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古老而纯朴的艺术得以完整地流传至今,缘由是这里始终保持着完整的艺术队伍。目前本县的农村业余文艺队伍达60多支,尤其是坳瑶,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支队伍且演员阵容较大。如金秀县六巷乡的古陈屯。全屯不过120人,演员就有40多人,是一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瑶族民间艺术队伍。1996年,他们在国家民委的关怀和帮助下,赴日本成功演出历时一个多月,把瑶族文化艺术逐步推向国际舞台。此后,日本的瑶族友人多次到六巷乡回访。
金秀瑶族民间活动内容丰富,五个支系均有自己盛大的节日,如盘瑶的《还盘王愿》、茶山瑶的《功德节》、花蓝瑶的《游神节》、坳瑶的《浪坪节》及山子瑶的《度戒节》等。《度戒节》是金秀瑶山人民专为男子举行的成年礼,接受度戒以后的男性青年,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方可结婚成家。每当举行度戒活动,方圆几十里的瑶民便函会聚集到这个村寨,祝愿受戒者,受戒成功。在热烈锣鼓、炮竹和鸟枪的宣闹声中,受戒者要接受过火海、上刀山、咬碗、吞筷条、足踩烧红的犁头等考验,从而形成千古流传的绝技。 金秀瑶族民间艺术的蕴藏量十分丰富,为使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提高民族文化艺术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成立金秀瑶族艺术团,该团的成立,使优秀的瑶族文化艺术得到全面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瑶族支第多、服饰多彩的特点,金秀瑶族艺术团成立以来相继创作了《瑶族歌舞》、《瑶山五色云》等具有传统特色、又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节目。他们一方面采取本民族精湛可借鉴部分,另一方面又吸收其他民族的艺术精粹,进行艺术再创作。如黄泥鼓舞,艺术编导对他进行了提高和改造,使鼓开多样,舞姿刚健纯朴,刚中有柔场面活跃,在节目《欢腾的盘王节》中,黄泥鼓、大小长鼓奏出密集的鼓点,极大地丰富了瑶族的鼓文化。香哩歌《姑娘,长得象朵花》是流传在茶山瑶地区的民间歌谣,通过整理修改,现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瑶族特色民歌。《瑶族歌舞》应国家文化部和中央民委的邀请于1998年12月晋京演出,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北京观众的高度评价。 目前,金秀瑶族艺术团又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三台瑶族歌舞节目《瑶山鼓歌》的创作,该歌舞以立体交响表现手法,把瑶族民歌、器乐放在瑶山的“春”、“夏”、“秋”,“冬”四季民谷背景下形成的演唱、演奏,集中表现瑶族优秀的传统民歌和器乐精华,该歌舞的创作演出,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深刻意义。 金秀瑶族艺术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将盛开得更加绚丽!
金秀县花店_广西来宾金秀县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鲜花快递,鲜花订购,顾客在买花网鲜花网站大规模采购,买花网成本降至最低销售,买花网鲜花在同行销量名列前茅,畅销鲜花,价格更低,本店抵制高价鲜花,拒绝暴利。
买花网16年专注网上订花,根据您的选择直接下订单购买,可省去注册、验证等繁琐步骤,为客人节约更多时间,保障客人能在最快时间内收到鲜花。买花网鲜花店是同行业中唯一使用环保鲜花包装纸的鲜花网,杜绝一切残缺、劣质花材,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会议指定用花。买花网秉持专业、热忱的鲜花服务,本店经营鲜花业务16年,长期为个人用花、婚庆用花、舞台用花、礼仪鲜花等提供最专业最全面的鲜花服务。 本店拥有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鲜花储藏设备,从源头上确保花材的新鲜完整,流水检测线分拣瑕疵鲜花,每束鲜花力求完美。 同城鲜花配送,就近安排订单,加急订单10分钟内没有已受理的反馈,则100%全额退款,同城1小时火速送达。 买花网品牌知名度大,全国拥有上千家分店,获得一众客人的喜爱,目前拥有上万个粉丝,成为用户心目中最喜爱的鲜花网站。 买花网曾被数十家知名媒体关注报道,荣获消费者最喜爱的鲜花品牌,鲜花销量占据整个鲜花电商行业的半壁江山。本店不能保证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能送达,但基本能保证全国任意城市(包含港澳台)都能送达,城区免费配送,郊区收取一定配送费可送达。
金秀县花店_广西来宾金秀县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鲜花快递,鲜花订购,全国鲜花网站越来越多,但是有没有一个花店坐拥8000家实体连锁?有没有一个花店年产值轻松逾亿?有没有一个花店24×365小时为您服务?有没有一个花店下单最快1小时配送上门?这些,是您想要的,我们都为您做到了